刚刚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明确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政府工作的首项任务,强调了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将主要围绕创新开拓“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序开展数字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四个重点方向开展。
1.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今年《报告》提出的“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演进路径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深刻诠释,目的是加快破除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壁垒高筑和应用场景缺乏等瓶颈,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更深层次融合,推动其逐步从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实现由“行业+人工智能”向“人工智能+行业”的转变,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2.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报告》提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镇,我国一直站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前沿。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这不仅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也是加速孕育新生产力质量的关键路径。
今年的《报告》再次突出了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凸显了产业数字化在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发展新生产力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关键技术的支持不足、转型过程中成本较高以及中小企业转型能力的不足。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持续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资,并加速标准的制定与技术的产业化步伐。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利用数字化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其转型升级为具有高端、智能、绿色特质的新型生产力。
3.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
《报告》提出:“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数据资源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生产要素,深入挖掘数据资源市场价值,有序开展数字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数字资源的交易和流通,对“数字中国”的建设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意义重大。
今年《报告》着重强调“健全数据基础制度”,是面向现阶段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数据资源共享度低、交易流通不足、数据价值未充分体现等问题,再次明确将制度建设作为关键抓手。只有在数据供给、流通、交易等方面持续夯实制度底座,不断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才能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发挥数据乘数效应,驱动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加速迈进,满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4.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算力网是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正在形成。截至2023 年6月,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算力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近30% ,全国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已全部开工,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同步布局。
在国家总体战略框架下,上海、北京、深圳等重点城市相继推出相关方案和措施,率先探索建立全国算力服务统一大市场,让算力作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充分释放。
今年的《报告》中,对于数字基础设施的构建提出了“适度超前”的新方针,这表明全国范围内的一体化算力体系构建将开始加速。这一举措旨在解决当前算力供应与需求之间对接不精准、地区间算力发展不均衡以及部分算力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同时,通过加快算力体系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激发数据资源的创新潜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步伐,促进新兴的数字技术、产业、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的产生,从而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0311-87828510
河北-石家庄科技中心2号楼11楼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